上述開墾新土地的過程可以看到族人對於分家子女及親友的愛,尊重祖先口傳山林生活的教導,不會過渡使用土地,以及敬重祖靈給予土地的賞賜,是表現出太魯閣族人在山林生活最核心的價值觀與態度:敬天(miisug tuxan)、惜地(psangay)、愛人(mhuway)14 。家庭在功能上是族人生活技能養成教育的中心,也是家族延續及傳統文化繼承的核心;在沒有文字教育的年代,耆老的話語教導這些生活態度及傳承傳統文化。而目前一般對於太魯閣族人開發土地及使用的刻板印象,著重到太魯閣族與不同族群間的土地爭取之戰爭歷史,給予太魯閣族人強悍的土地取得的印象,那是太魯閣族把異族當作敵人(pais)的土地資源分配的狀態。但對於族群內部的傳統社會關係及傳統文化脈絡下,太魯閣族傳統土地使用的核心社會價值,則未被深入探討。

098080801.jpg 

圖1:太魯閣族傳統土地使用制度的社會核心價值:敬天、惜地、愛人。

  依據上述太魯閣族傳統土地的使用,藉由傳統文化及社會關係脈絡,在個人、家庭、社會與自然的四個面向,觀察族群社會使用土地的傳統社會價值,如圖1所呈現的。而外界的刻板印象則著重到圖示左上方,誤以為族人強悍的保衛家族土地及熟悉山田燒墾的游耕農業技術,就可以接受紋面及過世得以通過彩虹橋。而完全忽略了族人在艱困環境還要惜地休耕,堅持敬天的傳統文化與愛人的社會關係的社會價值,通過內心慾望試煉,而擁有紋面的成年資格。

  在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的社會規範下,子女必須遵守家長口傳的Gaya教導,重視老人的話(Kari Rudan)。「遵守諾言」成為Gaya中最重要的社會規範及價值觀,那是一種族群共同視為善的社會價值,也深植在每一個重視傳統文化之族人的心中,視此社會價值為美好的生活,比現在社會遵守文字契約有更強約束力。所以,太魯閣族耆老A8在協助土地變遷歷史的證明之時,突然地揮動手掌拍打著胸口,並激動的說「我不能騙人,我說的話是我經歷的事實。如果我騙人,我的裡面會壞掉!」所以,族人如果為滿足私慾而毀壞承諾,是違背Gaya社會規範的行為,將如違背現代法令一樣,將會受到祖靈Utux的懲罰(bnsahow),或是自我毀壞內在的價值觀而失去做為太魯閣族成員的資格。

  傳統社會重視信守承諾的「言行合一」之傳統文化,應受到主流文化的重視。太魯閣族傳統社會規範要求族人的語言與行為一致,與現代社會要求人們遵守文字法律與文字契約,是相似的概念。那與主流社會重視「誠實」的道德及遵守法規的行為,不相矛盾,甚至附帶鼓勵族人常常檢視個人慾望並自我反省的額外要求。既像「原住民族基本法」第23條宣稱,傳統土地管理習慣及社會價值得以落實到現代土地管理制度,政府應在設計土地制度時予以尊重。

  在傳統社會善的價值規範下,「言行合一」不表示土地關係會混亂,因為在土地總登記之前,原住民社會的土地關係實際的展現和平地佔用土地。傳統太魯閣族人強調尊重原墾戶的先佔權利,及族人土地糾紛之社會調解機制。在傳統土地制度變遷到現代國家土地制度下,政府也需要尊重傳統土地制度的權利關係,配合土地清查及簿冊登載,使原墾戶取得現代土地所有權。



14敬天、惜地、愛人這三項是2008年10月花蓮縣秀林鄉2008 Mgay Bari 太魯閣族文化系列活動中,文化工作者A5在開幕致詞時,闡述太魯閣族傳統文化精神所提出的概念,非源自作者自創的概念,但作者受耆老教導的成長也提供相似的經驗。在本文記錄耆老的傳統土地使用,闡述傳統土地使用的習慣,也可以看到這些傳統社會價值以及社會關係的運作情況,並以此來整理太魯閣族傳統土地制度的知識體系及傳統社會的核心價值。

由太魯閣族傳統 土地制度的知識體系 探討原住民土地權利
(草稿:歡迎有建議的閱讀者,可以進行討論及提供建議 謝謝!)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yipingpih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