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集「部落有人才」單元,訪問的達人是來自花蓮縣萬榮鄉紅葉部落的太魯閣族人,同時也有一個很特別的頭銜,我們都叫他為舒情王子,他就是「Miru」。
- Feb 06 Sun 2011 09:39
「部落有人才」2011-02-06-春節專訪
- Oct 04 Sun 2009 15:40
防災重於救災 總統:人不與水爭地
總統馬英九3日上午巡視台東八八水災復建工程,包括金峰鄉中繼屋進度、嘉蘭村部落重建示範計畫、慰勉台鐵搶修太麻里段人員,下午則訪視大武鄉大鳥災民。
- Sep 20 Sun 2009 16:11
您說過,會把他們當人看。
由於莫拉克颱風未在大武地區造成任何傷亡,此區域的災情未受到媒體與政府之同等重視。但,山海交際的錯綜地形且缺足夠的沖積空間,以及淺短的河道地貌,甚至利益單位的開墾,造成此地大鳥與富山兩處原住民村落的災情發生。不過,在未受重視的情況之下,縣政府與鄉公所等地方公權力單位卻未有效率與充分地投入臨時安置與重建工作,甚至發生地方民意代表因究責議題與自救會險發生肢體衝突。本簡介除了介紹當地的災情內容之外,也希望透過民間的同理心力量,協助當地災民在政府無全力參與的情況下,能迅速恢復正常生活。
- Sep 20 Sun 2009 07:33
何謂「部落」?與「社區」的差異?
近來88風災有關災後重建,在報紙副刊有不少文章討論是否需要將受災村落集體遷村的問題。請求政府當局慎思的投稿,其主要的論點是這一些受災村落是原住民部落為主,而原住民部落遷離了傳統生活空間,進到生活習慣陌生的新環境,原住民文化的存續將會受到嚴重考驗!另外,在部落生活的原住民由部落進入到都會區域生活,在沒有新環境生活專長的情況下,職場技能培養不可能馬上有適合而長期穩定的工作,往往就流落到都會區的勞工階級,或成為遊民。換個角度看,當現代社會的社區發生相同危難而需要遷村時,因為遷移的環境都是現代社會價值環境及生活習慣相同的區域,雖然在技術上有遷村的行政規劃及政策邏輯,但沒有上述對於差異文化區域的部落遷移衍生受災原住民的疑慮。從這些觀點思考,原住民「部落」其實是原住民族群相對於主流社會生活環境,其異文化元素聚合的領域,此環境空間提供的傳統生活素材結合該族群歷代祖先的智慧,型塑原住民在山林資源的利用的生活模式。其中,族群常常藉由定期的部落活動,透過儀式以及歌舞與手工藝,呈現在異文化之現代主流社會眼前。
- Sep 08 Tue 2009 16:01
轉載台東大武一封信-「請幫助他們」
夥伴們